作为经济的新亮点,健康产业是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。到2016年“十二五”结束,我国健康产业的规模预计将接近3万亿元,达。
美国经济学家保罗·皮尔泽的《财富第五波》一书认为,继蒸汽机引发“机械化时代”以及后来的“电气化时代”、“计算机时代”和近的第四波“信息网络时代”之后,当前已经到来的是“健康保健时代”,而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“财富第五波”。
在近日主持召开常务会议上,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议题。
会议认为,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,重点在增加供给,核心要确保质量,关键靠改革创新。一要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,放宽市场准入。二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,加强医疗卫生支撑。三要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,支持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。四要培育相关支撑产业,加快医疗、药品、器械、中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。提升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能力。
这一项被业界称为“健康产业新政”的措施,发布之后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
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将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,而且可以有效扩大就业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,不仅健康服务业将因此受益,相关服务行业也都将因此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。在戴宇虹看来,健康服务产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。国家将培育相关支撑产业,加快医疗、药品、器械、中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。在相关政策指导下,医药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有望加速。
在众多的业内人士看来,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,消费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,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,健康产业将显示广阔的前景。健康产业是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。
撬动万亿市场
据医药保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介绍,未来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将从以为主转为预防为主,以传染病预防为主转变为以慢性病预防为主。2013年,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将接近2万亿元,如果包括医疗卫生开支就接近4万亿元。
资料显示,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护理、康复保健、健身养生等领域,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环节。从美国的情况看,健康服务是美国大产业,2009年就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7.6%。
“健康产业是辐射面广、吸纳就业人数多、拉动消费作用大的复合型产业,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。”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。
在李佐军看来,健康产业将快速发展,归结于多方面的原因。“在消费需求方面,随着我国人均名义GDP迈过6000美元,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进入结构升级时期,以健康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将持续扩张,健康消费需求将大幅增加。”李佐军说。
李佐军认为,在人口方面,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.94亿,老龄化水平达到14.3%,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,“老龄化时代”的到来,将进一步释放健康养生等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。
资本已经看到了健康产业的潜力。9月2日,国内大的体检及健康服务集团——美年大健康产业(集团)有限公司宣布获得凯雷投资集团、平安保险(集团)有限公司以及凯辉中法基金三家联合战略投资,总注资金额为3亿元人民币。
这是继2012年8月接受凯雷注资后,美年大健康产业(集团)有限公司完成的第二轮较大规模融资。“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、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,为高质量预防保健体检服务创造了强劲的市场需求。因此,凯雷非常看好预防保健领域的增长潜力。”凯雷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冯军元说。
促进健康产业“健康发展”
尽管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,在众多的业内人士看来,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。
“我国健康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,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。”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徐华锋说。
徐华锋分析,四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:法律法规不健全,导致无法可依,无章可循;行政主体不到位,部门监管存在真空;传统观念作祟,影响群众科学地接受现代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,市场理性意识有待强化;技术基础薄弱,个性化服务不足。
因此,徐华锋建议,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时,要强化对健康产业的引导和支持。同时,出台并完善健康产业政策法规,完善社会组织建设,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制订和推行行规行约、技术标准、从业培训等,指导和规范产业发展。明确产业扶持政策以及财税、金融、土地、环保等方面的配套支持。
“在健康产业的热潮下,许多地方与企业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,无序开发、重复建设等现象比较普遍。”因此,在李佐军建议,应当尽快加强统一的行业管理,制定《国家健康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》,构建科学的健康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结构,使健康产业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增长点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。
在李佐军看来,当前我国健康产业法规不完善,相关标准体系滞后,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医疗信任危机,食品、保健品过度宣传等问题严重,导致消费者对健康产业的信心不足。因此,必须通过完善法规、提高标准、加强执法等措施,着力维护健康产业良好的市场秩序。
李佐军还建议,促进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。要进行科技创新,促进高科技产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,改造提升传统健康产业,创新发展数字健康、远程医疗、基因检测等新兴健康产业。
“同时要产业服务创新,促进健康产业由医疗保健为主向健康管理为主转变,衍生出多样化、多层次的健康服务业,形成适合国情的健康服务发展模式。”李佐军说。
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
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
温馨提醒: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,倡导诚信合作、互惠共赢!为了保证您的利益,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,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,以免造成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