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植规范化 应用多样化 质量标准化
玛咖(Maca,属块根),又名玛卡,分黑、紫、黄、白四个品种,是原产秘鲁的一种高原天然草本植物,21世纪初,被我国批准引入,随后,在云南海拔3000米左右的丽江、香格里拉、昭通等一带试种。2011年,玛咖粉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。近几年,玛咖悄然火热,但面临的诸多产业和市场问题也因此接踵而来。
十年内玛咖在广泛种植
上世纪90年代末,玛咖在我国云南高原地区有另行种植,到2002年,玛咖才被正式批准试种,主要种植地为云南丽江一带。据悉,早进行玛咖育苗试种的是云南省农科院。我国早研究玛咖的科研人员之一是药用植物专家、工程院院士肖培根,他发表了《MACA—瞩目的保健食品》一文,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玛咖,玛咖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肯定。
2010年前后,玛咖大面积种植从云南丽江拓展到香格里拉、昭通和曲靖一带,并相继成立了玛咖的种植合作社或公司,同时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走进高原寒地考察和种植玛咖。据相关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,我国云南玛咖种植面积已超过8万亩。
目前,除了云南种植玛咖外,四川、贵州、甘肃、西藏、青海、新疆等高原地区也逐渐开始试种或大面积种植玛咖。
让高原荒地成宝地
云南大部分地区处于我国的高原高寒地带,很多高地由于常年水资源匮乏,个别地方气候恶劣,粮食、蔬菜等农作物难以量产,特别是海拔达3000米左右的地方。笔者走访云南丽江、昭通玛咖种植地时了解到,这些海拔高的土地,由于气候、环境等多方面原因,除了有个别高地种植土豆外,大部分都是荒地。而这样的自然条件确适合玛咖的生长。
十年间,由于引种玛咖,云南的不少高原荒地变废为宝,种植玛咖不仅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,还保护了高原土壤,减少了土壤流失。
非标准化种植导致质量参差不齐
玛咖种植周期正常为三个季度:3—4月份育种;6月份开始大田野栽;野栽后生长周期一般为6个月,所以到12月份左右正式收获。玛咖一旦生存下来,死亡率非常低,高原寒地几乎无虫害,且玛咖抗寒抗冻能力强,能够实现量产。
由于玛咖富集土壤营养的能力强,所以每种植两年玛咖的地块应至少休耕1年,高标准应修复3年,这有利于玛咖功能因子的含量。由于不能按照标准轮作等原因,目前玛咖种植的亩产量从300-600斤不等,产品品质也参差不齐。
据了解,产生玛咖产量和质量差异有如下几方面情况:一是按有机标准规范种植,这类玛咖往往个头整体比较小,品相相对差一点;二是不同地域、土壤条件不同,种植出来的玛咖的营养成分和品相有所不同;三是某些种植户施用化肥、促生长剂,所产玛咖品相较好,个头偏大,而玛咖功能品质降低;四是散户种植,种苗、种植方法不同,品质不一。
种植过程没有标准,导致玛咖的品质和产量相差较大,同时市场上售卖的同品类玛咖价格参差不齐,难以分辨。
功能性食材可综合开发
我国市场上销售的玛咖主要有玛咖干果、玛咖干片、玛咖粉、玛咖含片、精片、玛咖酒等产品,以保健食品为主,申请功能有缓解疲劳、等。
新鲜玛咖在云南当地也是一种烹调用的功能性食材,在丽江、昭通一带,玛咖用于炒菜、煲汤、清炖和涮火锅等,玛咖鲜叶用于凉拌、清炒、做汤,玛咖干叶还可作为动物饲料。
据了解,玛咖在南美、欧美地区,玛咖粉会应用到不同的食品当中,加工生产功能性食品,如:面包、饼干、糖果等,增加人体体能和活力。只有少数国家当作保健食品或药品使用。玛咖在健康食品和健康菜肴上的应用还有开发空间。
玛咖产业质量标准亟待规范
由于玛咖生长的环境特殊,具有健康益处,总体投资小、市场大、收益高,云南当地政府对玛咖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,丽江市政府已经为把玛咖打造成当地百亿产业确定了目标和日程表。同时为尽早规范行业发展,树立产业标杆,打造特产品牌,当地政府、行业协会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在对玛咖种植、质量检测和标准拟定等方面加强了合作。
据悉,2015年,玛咖的国家标准有望出台,同时“丽江玛咖”地理标志产品的申请也有望得到批复,这将对规范玛咖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。
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
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
温馨提醒: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,倡导诚信合作、互惠共赢!为了保证您的利益,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,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,以免造成损失。